那些诱惑你不能“从一而终”的想法,就像是一颗小石子投入湖中,会泛起一圈圈涟漪,你若不理,湖面最终会自己平静下来;倘若你过于注意那颗小石子,试图把它捞出来,反而会激起更大的波澜,使湖面不得平静。
“先玩下QQ吧,一会再写方案”、“还有点时间,休息一下,待会儿再工作”……如果您经常这样,将该做的事情总是拖到最后,或许您患上了拖延症。据最近有关媒体报道,如今有七成人患上拖延症。拖延症并不可怕,认识它就可以轻松控制它。
拖 拖 拖 焦虑了
最近,赵尹在微博上发牢骚。“早上8点醒过来,一想起方案没写,烦!于是,在床上发呆半小时,完了,时间过去了,还是烦。先到朋友空间晃下吧,一个多小时就这么过去了。方案还是不想写,又上了下淘宝,结果逛到12点。我的方案下午交,还没动笔呢,焦虑啊!”
心理专家说,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但由此而来心理咨询的不多,而且长期的拖延,确实会对身心造成伤害,比如会出现焦虑、负罪感等情绪。
原因1 : 或是对自己期望过高
为什么我们会拖延,不马上去做一件事情?心理专家认为,或许是自己潜意识对自身有很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也就是追求这件事理想的效果。
他形象地描述,比如说走过一块一人宽、十米长的厚木板,当把它放在地面上时,几乎人人都可以轻松地走过。但将这块木板架到了两座高楼间十层楼高的地方,很多人就走不过去了,因为我们会害怕掉下去,即害怕失败或害怕成功。
应对方法:告诉自己“做了再说”
如果是因为希望这件事能做到很好,有过高期望的心理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木板的高度降低——不要对自己的结果(比如分数、工作结果)有太高的要求,认真完成就好。做这件事情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先把它做了再说。如此你会发现,尽力的结果都会比我们不去努力要来得好很多。
大而化小 分块处理
克服拖延症,除了暗示自己先去做之外,其实不妨把工作分割成几个小部分,一点点完成它。
心理咨询师说,还是以大学生拖延论文为例子,论文有字数要求,让一个原本不想写的人一下子写完,其实是很困难的。专家教了她一个方法,每次工作一个小时就可以。其实,这是让她能够每次写完一页的论文,最终,她写完了12页的论文。分块工作,大大降低了拖延者做事的心理成本和负担,相当于把“木板”放到了“地面”上。
原因2 :或是“专注当下”引起
如开头赵尹的情况,心理专家认为,赵尹就是过度专注把工作拖延了,而这是很多拖延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他说,专注于当下,不是指专注于你现在脑子里的想法和情绪,而是专注于你现在做的或选择要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拖延的人恰恰就是太过关注自己一时的情绪,比如觉得自己不开心了,得放松一下,上上网、聊天……然后就开始了拖延。
他介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过于关注自己一时的情绪,是不懂得推迟满足感的一种表现,就像小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就非要马上得到不可一样,这样的做法会大大削弱一个人的自制力。心理学实验表明,满足自己一时的情绪需求并非最佳策略,从长期角度上来讲,它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这种情况引起的拖延,负罪感和焦虑感都会增加。
应对方法:不理会搅动的想法
如果在做工作之前,你总是想去上网、聊天,这其实是搅动我们情绪的一些想法,而且貌似很强烈。其实不妨试试心理治疗上的森田疗法,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你要让自己专心做该做的事情。出现内心的那些想上网的想法时,自己跟自己说“烦就烦吧,不管你了”,你会发现,不久之后,你真的可以认真工作了。
将诱惑写下来
除了不理会一时的想法,具体做法还可以是,将要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等事情记下来,告诉自己等你做完工作就去做那些事情,然后就专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