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障碍”的发生与中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分不开的。中学生个体心理学发展中出现了种种矛盾现象,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的矛盾、求知欲与认识水平的矛盾、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要求理解与难为他人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而网络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与“克隆”,如果中学生的上述心理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与释放,再加上个体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就可能使中学生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找到缓解这些矛盾的途径而不能自拔。具体地说,引起“网络心理障碍”的心理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矛盾影响下的交往心理的作用。中学生是个体交往需要最强烈的时期,交往也是中学生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心理不成熟、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中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闭与防御心理、自卑心理、交往恐惧、自我中心等,从而导致在现实中交往的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网络上的交往事具备了人际交往的所有条件与特征,又由于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和网上传呼等手段进行联系与交流,就使交往双方避免了在现实交流中必须面对面的压力,而且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的身份、年龄甚至性别,以一个“虚拟”的“我”来与对方进行交往,这样就使这部分中学生觉得这种交往方式更随意、没有压力,不但避免了现实中交往的紧张、不适心理,又满足了交往的需要,于是逐渐地乐此不疲。
2.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的作用。中学生正处在性意识从萌发到日渐成熟的阶段,且时常被性意识和性冲动所困扰。一方面,由于心理幼稚,意志力不坚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加上当前获得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通,他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性好奇的心理。而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与黄色、暴力相关的内容。据有关调查,互联网上与娱乐有关的内容中,有47%与色情内容有关,并且与其他媒体的有关内容不同的是,互联网上的这类内容几乎是对任何对象都不加限制的。这就使得部分中学生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到而不能自拔,成为网络色情心理障碍的患者。显然,这不仅不利于这部分中学生心理的发展,而且还可能成为诱发性犯罪的动机和犯罪行为的间接原因。
3.求知欲与认识水平的矛盾影响下的“信息占有”心理与探索心理的作用。中学生个体求知欲旺盛,获得和占有需要较强烈。而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直观,形式丰富多样,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一切都会吸引求知欲旺盛的中学生,使他们成为“天然的网民”。但如果分不清这些大量的信息的实质,不加选择地加以接受和占有,就容易走入误区,在这种心态作用下的“网络心理障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每天从网上收集大量并不重要的,或下载和学习使用尽可能多的、而实际上并不急需的软件,尝试从网上购买商品和服务,参加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等,严重者甚至表现出一种类似于强迫的症状。另一种类型是对网络技术与安全具有强烈的探究欲,并以破坏网站,非法进入机密网站的行 为来显示能力,从而获得成就感,成为网络“黑客”。这种类型的“网络心理障碍”也会导致网络犯罪的发生。
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心理的作用。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好幻想,但容易脱离现实,看不到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距离,从而沉湎于幻想不能自拔。电脑游戏为他们的这种心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渠道。部分中学生之所以沉湎于电脑游戏,是因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个体始终存在一种“自居作用”,也可以说是“自我实现”的心理在作祟,即把自己想象成为游戏中具有超强本领的英雄人物,最终能通过努力完成伟大的使命,以此获得成就感。再加上电脑游戏中多媒体和三维技术的运用,更符合中学生的接受心理,使他们乐此不疲,达到痴迷的程度。 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心理的作用。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好幻想,但容易脱离现实,看不到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距离,从而沉湎于幻想不能自拔。电脑游戏为他们的这种心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渠道。部分中学生之所以沉湎于电脑游戏,是因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个体始终存在一种“自居作用”,也可以说是“自我实现”的心理在作祟,即把自己想象成为游戏中具有超强本领的英雄人物,最终能通过努力完成伟大的使命,以此获得成就感。再加上电脑游戏中多媒体和三维技术的运用,更符合中学生的接受心理,使他们乐此不疲,达到痴迷的程度。
5.社会误导和家庭教育缺乏下的强烈的逆反心理、探索心理的作用。虽然网络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非常全面的场所,但是其所进行的宣传和社会效应对中学生的影响却往往是负面的,从而给不知究里的社会和家长以巨大的影响,他们从内心认为网络是一个有害无益的事物,从而坚决反对子女利用网络,更谈不上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中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他们对新事物强烈的探索欲让他们更对网络产生了非常强大的趋向性,更加上社会对网络的负面宣传让中学生以为网络的全部内容就是聊天、游戏,从而忘记了网络中还有很多对学习、生活有益无害的资源,更无从谈起对这些资源的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