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日渐关注各类育儿方法的同时,也留意到众多方法都会提到“同理心”这个高频词,许多父母也在有意地尝试变得更有同理心,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想法。可是,这个概念,以及背后的方法却不容易掌握。
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文章有点长,但绝对值得收藏阅读。本文细致地总结了在与孩子共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误区,详尽地介绍了什么是共情,如何变得更有同理心。文章的最后,还找来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视频(视频在腾讯视频上)看完文章和视频之后,相信大家一下子就开窍了。
第一:共情≠讲道理说教
当孩子有情绪时,尽管家长很想和孩子的情绪连接,可心中总是记挂着要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一心两用的情况下,常常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说教、讲道理。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许多家长已经知道,打骂只是短期有效,长期使用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和情商的发展。讲道理,听上去比打骂好多了,可为什么还是难以和孩子建立连接呢?
这首先是因为,当孩子陷入负面情绪中时,大脑处于非整合状态,其负责思考的部分已经无法有效进行工作。这时,父母说道理,孩子往往很难听进去,即使听到了,也很难理解和消化,更别说心悦诚服地执行。
其次,在讲道理时,家长和孩子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因此,一旦开启了说教模式,再有道理的言语也变得乏味,难以接受,更容易让孩子觉得“你根本不理解我”,激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因此,一旦觉察到家长开始说教,有些孩子会爆发更多的负面情绪,冲家长发火;有些则自动关闭了听觉通道,让自己好受一点;最糟糕的是,有些甚至需要隔离自己的感受,才能让自己有喘息的空间。如果这样的情形重复发生,慢慢地就会变成一种自动化的反应模式。
习惯于隔离自己感受的孩子,长大后会显得特别漠然,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情绪反应都失去觉察。而对讲道理有许多逆反情绪的孩子,长大后会特别喜欢反驳别人。不管多么中肯的道理,他总能找出其中的漏洞和别人理论,已经不是为了真理而辩。
而他们的潜台词,其实只是那个小时候在心底环绕了很久却没能发出的声音:“你不能制服我”。因此,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家长一开始讲道理,无意中就已切断了与孩子连接的桥梁。
第二:共情≠同情
共情和同情,一字之差,意思却大相径庭。虽然两者都是在传达爱,然而,同情的本质是怜悯。如果家长对孩子施以同情,则两者在地位上仍然不对等。施者很难感觉到这种不对等,但对于受者来说,由于其不对等,就很难感受到全然的被尊重和真正的共鸣。
由于这种意识上的不对等,同情将对方放在了一个较低的位置上,无形中矮化了对方,会挫伤对方自我振作的力量。生活中常能见到,有些孩子摔倒以后,本来自己已经要爬起来了,可是旁边的大人一看,“哎呀,怎么皮都擦破了,太可怜了!”结果孩子一屁股又坐回去开始哭起来。因此,同情也会对建立真正平等的连接产生阻隔。
第三:共情≠比惨
共情既然不是同情,不是居高临下,那有些人就说,我看到你很惨,我让你知道我比你更惨,你感觉会不会好点?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在听别人诉苦的时候,为了安慰别人,有时会把自己的陈年旧账也拎出来翻一翻,会说:“你这个不算什么,我那时……”让对方知道,我们不仅经历过这样的苦,甚至比她还更苦。
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我们在家长课堂上也会做这样的实验。有些参与者感觉会好一些,但更多参与者会觉得,明明我在说我的感受,不知道怎么回事转移到你的感受上去了?好像我的感受不值一提,我并没有被真正地倾听。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沟通双方的地位仍然不对等,关注点依然不是在对方身上,很难帮助对方疏导情绪。
第四:共情≠放任行为
还有些人会认为,既然要共情,我需要理解孩子,而孩子的做法都是事出有因,因此我必须无条件地允许孩子的行为。这种想法,是把情绪和行为混为一谈了。接纳情绪,不代表要允许所有的行为。如果孩子的行为伤害到自己、别人或环境,依然需要有适当的引导。家长需要多倾听孩子,去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还需要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除了这么做,是否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第五:共情≠给建议
给建议也是共情中最常遇到的障碍。常常,烦恼的妻子只是想发发牢骚,可是理性的丈夫一听,马上开启打猎模式,“这肯定是你哪里没做好。下次你遇到这种情形,应该这样才行……”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在家长课堂上,家长们还反馈,这样给建议的结果,还往往招来对方的反驳。“这个建议我试过了,没有用。那个我也试过了……”不但情绪没有得到缓解,而且由于许多方法试过且不奏效,反而增添了更多的沮丧。
这在亲子关系当中也是一样的。正常情况下,家长是能够觉察到孩子已经在负面情绪当中的。可是,许多家长为了尽快平息孩子的情绪,还没来得及和孩子建立连接,就已给出了一堆的建议。当这些建议不被孩子采纳,孩子的情绪开始升级时,家长又会陷入焦灼的情绪或是评判当中,要么否定孩子:“这孩子怎么这么倔”,要么自我否定:“我怎么连这种小事都搞不定”。这些情绪和评价,都阻碍了家长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建立真正的连接。
共情≠解决行为问题
我们在课堂上讲解共情做完练习之后,家长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是连接了孩子的情绪,可是问题还是没解决啊!或是,我已经用了共情了,可孩子还是那样干怎么办?必须澄清,共情的首要目的不是用来引导孩子的行为。孩子具有天然的觉察力。如果家长在共情的时候怀着要搞定孩子的想法,往往会招致失败。共情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
所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建仪个各位家长,我们把共情比喻为照镜子,也就是,如其所是地去映照对方的情绪。当我们能在另一个人的眼中看到自己情绪和内在需要时,我们就能够更有力量来调整自己。这对于家长的要求非常高,所幸,这也是可以学习的。家长可以学习如何擦亮自己的这面镜子,在需要的时候不但可以照亮自己,还可以照亮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