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存在顽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搞小动作等不听话的行为。长期如此,导致孩子学习能力减弱,成绩下滑不前,令家长很是头疼!今天米兰青少年心理咨询老师给大家分析孩子打人常见的3个方面原因:
1、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不成熟
精细动作就是孩子手指的动作精细程度,例如1岁多的宝宝捡一个比他手掌小很多的积木零件,是用手掌抓取的;而一个2,3岁的宝宝,会用食指和拇指配合,把小体积的玩具捏起来。这就是精细动作的发展情况。同的孩子,他们的精细动作发展是不相同的,有些孩子到了4、5岁还动作粗鲁。有些孩子与人玩耍时,本来是想摸对方的脸,没想到一伸手就变成了抓脸;本来是想轻拍对方的肩膀,没想到就变成了打肩膀……
2、模仿父母或身边的大人
有些家庭,父母经常会因为琐事争吵打架,这些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打人的行为,打爷爷奶奶,打宠物猫咪,欺负小朋友......
还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打人,以为通过“以牙还牙”的方式,回家后也打孩子,可事实上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的打人行为会一直延续,因为孩子从父母处得到的信息是——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任意地采取暴力的。
3、不懂正确的表达方式
孩子由于语言发展未够成熟,他们在情急之下,就容易因为不知如何表达而“动手不动口”;此外因为孩子负责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大脑前额叶未发育成熟,容易情绪和动作先行。
很多小朋友在打人之后会意识到行为的不对,或在经历过父母教育后认识到情绪的错误,但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表达方法,当遇到相似的情形,打人的行为依旧会发生。
那么如果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父母如何“治”?看青少年心理咨询老师为您总结的四种技巧!
1、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
例如,孩子因为小朋友抢玩具而打人,可以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你可以说‘我不喜欢你抢我玩具我很生气’......”
当大人们告诉孩子这样处理,是在帮助孩子思考,触发孩子大脑的理性思维。孩子会慢慢的懂得,生气的时候可以“说”出来,而不是发脾气或打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获得了比同龄孩子更理性的思维。
2、遇到其他孩子打人,告诉自己孩子“什么是正确的小朋友相处方式”
孩子们经常见到其他孩子打人,还可能因此学会打人。在这种情形下,建议父母们要严肃地告诉孩子,打人的行为不对,正确的小朋友相处的方式,应该是用说话解决问题、分享玩具、共同玩耍。当父母发出明确地对错教导,孩子们便不会盲目地模仿。
3、玩一些能锻炼手指灵活度的玩具
拼搭积木、捏橡皮泥、剪纸粘贴这类玩具能帮助孩子长期锻炼手指,提高手指灵活度。随着精细动作发展得越来越娴熟,当初孩子们那些摸脸变成抓脸的类似误伤行为便慢慢消失了,有助于孩子们更愉快与他人相处。
4、大人要做好榜样,别打孩子
当父母们生气时,要做好理智的榜样,尽量避免打孩子。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在宽容而理性的氛围下,孩子们能学会做得更好。
孩子出现过度活泼,焦虑暴躁等行为,对其成长、社交都有影响,父母一定要重视,而一味的指责批评只能适得其反,寻找专业导师的帮助是很好的办法。米兰心理咨询中心,愿为您提供专业化、有效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