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青少年自杀事件的频繁出现,以打乱了学校的平静。对于因青少年心理危机甚至畸形而导致的问题,一位教育工作者颇为深刻地总结:“根源在家庭,发生在学校,危害在社会!”
是的,孩子的健康,就是祖国的健康,民族的健康;孩子的快乐就是国家的快乐,民族的快乐;孩子的成长,就是祖国的成长,民族的成长。我们的祖国变化日新月异,我们的社会给予未成年人的关爱也是越来越多,他们应该可以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快乐的成长。
2004年11月,一个14岁的孩子揪住了所有人的心。他叫梁攀龙,湖南省怀化人。11月11日,他爬进客机起落舱,从昆明飞到了重庆。在1个多小时的飞行中,梁攀龙蜷缩在起落舱中,经历了噪音、寒冷、缺氧的考验,如今依然健康地活着。而和梁攀龙一起爬进起落舱的束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飞机起飞时,他被甩了出去。昆明机场的工作人员发现束清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呼吸。 2004年12月27日清晨,13岁的天津男孩张潇艺,在网吧连续上网36小时后,选择了一种“特别造型”告别了现实世界:在天津市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一个曾经品学兼优的学生,就这样夭折了。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联想到近年来时有发生的中小学生辍学、早恋、家庭暴力、上网成瘾、自虐等负面事件,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身处花季的孩子到底怎么啦?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到了这一步,我们的社会和家庭又该如何教育和引导这些孩子呢?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青少年期虽然心身发展较快,但此时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易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从这几个案例引出我们的一些思考:
一: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需要关注
据有关方面估计:“上海市至少有10-20%的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表明在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不良。”为此,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偏异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矫治,使其适应学习与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随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所以,我们要助人自助,教会中学生自我调节,以减少冲突,降低压力,转移对抗,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有轻微心理失调。如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情感脆弱;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能,难以自控;有的由过分紧张、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由体象变化、异性交往、情感误区引起青春烦恼等等。
2有轻度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症,紧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由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困难引起轻生念头等等。当然,还有一类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幼稚病(低能),情感性精神病乃至变态人格、性变态等等。这些人已无法从事正常的学习和活动,需住院或长期治疗。但是我们的心理辅导重点应该放在第一类心理障碍上,因为它是大量存在的,但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它不仅构成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威胁,而且潜伏着进一步恶化的危险。为此,更要给予认真的心理咨询与矫治。 |